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總體規劃(2004—2020)
城市規劃設計證書:甲級 (建)城規編第(xxxx)號
建筑工程設計證書:甲級 №xxxxx
工程咨詢資格證書:甲級 №xxxxx
白云區中心鎮規劃·太和鎮總體規劃
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總體規劃(2004—2020)文 本(最終成果稿)
xxxx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xxxx市城市規劃局xxx分局 2005.4 |
項目名稱 |
: |
白云區中心鎮規劃·白云區太和鎮總體規劃(2004—2020) |
項目委托方 |
: |
xxxx市城市規劃局白云區分局 xxxx市白云區xxx鎮人民政府 |
項目承擔方 |
: |
xxxx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
規劃設計證書 資質等級 |
: : |
[建]城規編第(xxxxxx)號 甲級 |
規劃編制人員
院主管領導 |
: |
xxx |
高級工程師 |
院黨委副書記 副院長 |
院技術指導 |
: |
xxx |
(教授級)高級建筑師 |
總工程師 |
|
|
xxxxxx xxxxxx |
高級規劃師 高級工程師 |
顧問總工 副總工程師 |
|
|
xxxxxx |
高級工程師 |
副總工程師 |
項目主管領導 |
: |
xxxxxx |
高級規劃師 |
副所長 |
項目總負責 |
: |
xxxxxx |
規劃師 |
|
規劃 |
: |
xxxxxx |
規劃師 |
|
xxxxxx |
高級規劃師 |
|||
xxxxxx xxxxxx |
助理規劃師 助理規劃師 |
|||
給水排水 |
: |
xxxxxx |
高級工程師 |
|
電力電訊 |
: |
xxxxxx |
工程師
|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規劃方向與目標
第一節 規劃依據與期限
l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l 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
l 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J137-90);
l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通知(中發[1997]11號);
l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l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規劃(1995年);
l 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戰略(深化);
l 廣州市“十五”計劃、白云區“十五”計劃,太和鎮“十五”計劃;
l 白云區中北部地區發展規劃研究指引(市規劃局);
l 廣州市區加油(氣)站規劃(2001—2010);
l 廣東省中心鎮規劃指引(參考);
l 其它與城市發展相關的專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等;
近期為 2004-2010年
遠期為 2010-2020年
第二節 規劃發展方向與目標
第三節 人口規模的規劃控制
第四節 建設用地規模的規劃控制
25平方公里。
第三章 鎮域土地綜合利用規劃
l 不準建設區
l 非農建設區
l 控制發展區
l 城鎮建設區規劃控制黃線:
l 交通設施規劃控制紅線:
l 建設區規劃控制綠線:
l 水域岸線規劃控制藍線:
l 市政公用設施規劃控制黑線:
l 歷史文物保護規劃控制紫線:
(1)、“一個中心”——指鎮中心區建設區(又分為若干個發展建設組團);近期規劃控制面積
(2)、“三區”
a、鎮域東部,依托銅鑼灣水庫、帽峰山森林公園等市、區級的大型公共設施形成東部休閑度假旅旅游區;帽峰山旅游渡假風景區是廣州和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港澳)優秀的現代化綜合接待區域,將提供生態條件優越、類型豐富的旅游服務設施、完善全面的管理設施;還以其自身良好的自然資源環境、區位優勢和便利的設施條件,成為一個能夠提供都市級高端會議、高科技企業總部、健康產業(休閑度假、醫療保健、綠色食品及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科普教育和體育活動)、少量與環境相協調的高級居住區的綜合性功能區域。
b、保留并改造鎮域南部大源建設區(組團)。太和鎮南部大源村與同和(接近南湖游樂園)相連的地方,現狀已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工業片區、商業貿易區(大型貨場)和房地產開發建設區,規劃對建設用地進行整合、改造及完善各種配套設施,從而形成南部產業發展與居住建設組團。規劃控制建設用地面積為
c、位于鎮南部的(有)部分用地已納入南湖國家旅游度假區的范圍,本規劃將按有關的上層次規劃要求進行協調控制。
20.97平方公里。分別占鎮域土地總量的 17.34%和 14.55%
(各類用地規劃布局情況詳見 鎮域規劃“三區六線”圖” 和 表3--1 鎮域土地利用規劃匯總表)。
表3-1 太和鎮鎮域土地利用規劃匯總表(2004-2020)
類 型 |
面積 (ha) |
占總用地 比例(%) |
備注 | |
非農 建設 區 |
鎮中心區建設用地 |
2097.14 |
14.55 |
包括綜合性南部(大源)建設 組團305.15 |
(過境)道路交通用地 |
175.09 |
1.23 |
不包括鎮中心區內市政道路,但包括鎮鎮中心區以外的105國道、106國道。 | |
市政設施用地 |
91.54 |
0.65 |
變電站、加油站等(高壓走廊另納入防護綠地中) | |
帽峰山接待區用地 |
51.3 |
0.35 |
||
南湖旅游度假用地 |
49.87 |
0.33 |
||
學校園區用地 |
33.2 |
0.23 |
||
建設性用地小計 |
2498.14 |
17.34 |
||
不準 建設 區 |
基本農田保護區 |
2151.93 |
14.94 |
|
水面 |
359.31 |
2.49 |
||
不準建設用地小計 |
2511.24 |
17.43 |
||
控制 發展 區 |
耕地 |
948.67 |
6.58 |
|
棄置地 |
52.27 |
0.36 |
||
林地 |
7226.66 |
50.14 |
||
園地 |
911.91 |
6.34 |
||
控制發展區小計 |
9139.51 |
63.42 |
||
小計 |
14148.89 |
98.19 |
||
單列 |
北二環高速公路 |
80.51 |
0.56 |
|
京珠高速公路 |
77 |
0.53 |
||
垃圾填埋場 |
103.3 |
0.72 |
||
小計 |
260.81 |
1.81 |
||
總計 |
14409.7 |
100 |
第四章 中心區總體規劃
第一節 規劃結構與總體用地布局
一條南北向沿新廣從公路的帶動發展主軸,新廣從公路作為廣州市區聯系北 的主要通道之一,是太和鎮發展的主動脈。
一條南北向106國道的帶動發展次軸,106國道為廣州市區聯系北部及新機場的主要通道之一是鎮西部發展的一條主要軸線。
一條軸東西向沿廣州市北一環路的發展,這一軸線起到溝通鎮區東部及西部功能發展主軸。
東部片區---位于新廣從公路以東,京珠高速公路以西,沙亭路以南規劃白云五線以北。形成以商業貿易、貨運倉儲、和相關的服務業為主體、居住用地配套發展的綜合建設區。本片區按產業發展和用地類型相對集中布局情況又可分為北部物流組團、以居住用地為主的片區中部居住組團、中部商貿組團、中南部居住建設組團、西南部商貿組團。
西南部片區---位于新廣從公路以西,北二環以南,106國道兩邊,南臨白云五線,F狀為原龍歸鎮區及夏良、北村、南村、園夏村等幾個主要的行政村的范圍,規劃片區依托106國道及新廣從公路發展形成商貿居住建設組團及居住建設組團。
西北部片區---位于新廣從公路以西,北二環以北。規劃片區依托現有的廣州市民營科技工業園集中發展鎮區工業,以發展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業為主,發揮集約發展優勢大力發展太和鎮的工業產業,使此片區成為太和鎮未來進一步發展的發動機。
三片區之間主要通過多條現狀及規劃的以平交或立交方式穿越新廣從公路、北二環高速路進行溝通。
大源商住組團---太和鎮南部大源村與同和(接近南湖游樂園)相連的地方,現狀已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工業片區、商業貿易區(大型貨場)和房地產開發建設區,規劃對建設用地進行整合、改造及完善各種配套設施,從而形成太和中心區的南部組團,以商貿居住為主要功能的組團。規劃控制建設用地面積為
表4—1太和鎮中心區遠期規劃(2004-2020)建設用地平衡表
用地類別與代碼 |
面積 (ha) |
占規劃總用地比例 (%) |
人均用地( m2/人) |
備注 |
R 居住用地 |
557.49 |
26.58 |
26.55 |
|
R1 一類居住用地 |
73.88 |
3.52 |
3.52 |
|
R2 二類居住用地 |
412.58 |
19.67 |
19.65 |
|
R22 中小學用地 |
71.03 |
3.39 |
3.38 |
|
C 公共設施用地 |
386.25 |
18.42 |
18.39 |
|
C1 行政辦公用地 |
24.47 |
1.17 |
||
C2 商業金融用地 |
319.26 |
15.22 |
其中大部分為與物流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專業市場 | |
C3 文化娛樂用地 |
13.36 |
0.644 |
||
C4 體育用地 |
11.18 |
0.53 |
||
C5 醫療衛生用地 |
15.67 |
0.75 |
太和醫院等 | |
C6 教育科研用地 |
1.57 |
0.07 |
||
C7 文物古跡用地 |
0.74 |
0.04 |
||
M 工業用地 |
182.97 |
8.72 |
8.71 |
|
W 倉儲用地 |
120.17 |
5.73 |
5.72 |
部分“物流”用地納入此項統計 |
T 對外交通用地 |
80.85 |
3.86 |
3.85 |
|
T2 公路用地 |
77.45 |
包括過境的高速路和過境公路占地 | ||
T23站場用地 |
3.4 |
長途客運站 | ||
S 道路廣場用地 |
176.65 |
8.42 |
8.41 |
|
道路用地 |
167.65 |
7.99 |
7.98 |
|
廣場、停車場用地 |
9.00 |
0.43 |
0.43 |
|
U 市政公用設施用地 |
17.77 |
0.85 |
0.85 |
|
G 綠地 |
530.54 |
25.30 |
25.26 |
|
公園綠地 |
223.46 |
10.66 |
10.64 |
|
防護綠地 |
307.08 |
14.64 |
14.62 |
|
E 水域及其他 |
44.46 |
2.12 |
2.12 |
|
E1水域 |
44.46 |
|||
總 計 |
2097.14 |
100.00 |
99.86 |
第二節 道路系統規劃
第三節 工業用地規劃
l 按照城市用地總體協調,緊縮用地、相對集中建設的原則,不再遍地開花分散建設。以現有工業區為基礎,擴大用地,并逐步調整其它用地。
l 改善工業區的基礎設施,提高工業區服務水平,提高單位用地的產值。
l 只允許發展一類工業。
l 著重考慮沿主干路的工業建設,保證良好的環境景觀。
l 規劃以總體布局為依據,局部工業服從總體規劃的要求,進行統籌安排。
第四節 倉儲用地規劃
第五節 居住用地規劃
遠期規劃居住區用地面積
第六節 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劃
類型、名稱 |
用地要求(ha) |
規劃數量(個、處) |
規劃用地(ha) |
備注 |
文化教育、娛樂 |
|
|
|
|
小學 |
2-3 |
16 |
44.82 |
|
中學 |
2.2-5 |
7 |
26.21 |
77中為市示范中學 |
圖書館 |
0.3 |
1 |
0.3 |
|
青少年宮 |
1.2—1.8 |
1 |
0.26 |
|
文化館 |
0.3 |
1 |
0.5 |
|
影劇院、娛 樂中心 |
0.4—0.5 |
2 |
1 |
|
社區文化中心 |
0.3 |
5 |
1.5 |
|
體育活動 |
|
|
|
|
體育中心 |
4-6 |
1 |
4.9 |
|
社區運動場 |
1—2 |
5 |
5.2 |
|
醫療衛生 |
|
|
|
|
綜合醫院 |
2.4—3.0 |
4 |
9.93 |
400標準床位 |
衛生院 |
0.1—0.2 |
|
|
|
衛生防疫站 |
0.35—0.45 |
1 |
0.5 |
|
商業活動 |
|
|
|
|
肉菜市場 |
|
6 |
|
|
道路交通 |
|
|
|
|
汽車客運站 |
1.5 |
2 |
3 |
|
公交站場 |
0.3 |
4 |
1.2 |
|
貨運站場 |
|
1 |
4.8 |
|
社會停車場 |
0.25-0.6 |
9 |
3.9 |
|
市政設施 |
|
|
|
|
垃圾站 |
0.3 |
5 |
1.5 |
|
變電站 |
|
5 |
5 |
|
*加油站 |
|
3 |
0.6 |
鎮域范圍內共有16個 |
消防站 |
0.45 |
4 |
1.35 |
|
電信模塊局 |
1.0 |
2 |
2 |
|
污水處理廠 |
|
1 |
9.5 |
布置在與龍歸鎮交界處,與廣州市相關污水廠相協調 |
注:1、鎮中心區作為本鎮和周邊地區的中心(鎮),也為外圍(廣州市)旅游渡假區
(帽峰山公園)等到提供相應服務,表中設施按規劃人口21萬人標準配置。
2、公建設施的數量和規模按千人指標進行核算(取高端數據)。
第七節 商業、物流用地規劃
第八節 綠化用地規劃
第九節 市政設施用地規劃
第十節 區域性道路及對外交通用地
第十一節 給水規劃
太和鎮近期的人均綜合用水量指標設定為0.5萬m3/萬人·d,遠期為0.6萬m3/萬人·d,城市單位建設用地綜合用水量指標為0.4~0.8萬m3/ Km2·d。
由九佛水廠和市自來水公司江村水廠聯合供給。
市自來水公司目前在太和鎮內大源中路敷設一根DN600的給水管至廣州壽星大廈,距離米龍村約
近期管網采用環狀和樹枝狀相結合形式,遠期管網連成環狀。給水采用低壓制。
第十二節 排水規劃
雨水干管(渠)的計算采用廣州市政管理局95年編制的《廣州市暴雨強度公式及計算圖表》,設計重現期為1年計算。
Q=ψ·F·q
4097.345
q=——————
(t+13.974)0.778
式中,Q為管道的設計流量(升/秒);
F為管段設計匯水面積;(萬平方米)
q為管段的設計降雨強度;
ψ為綜合平均徑流系數取值0.6;
t為降雨歷時(分鐘);它由地面集水時間t1和雨水在上游管內的流行時間t2組成,t=t1+mt2,m為延緩系數,暗渠m取2,明渠m取1.2。
合流管水力計算同雨水管。
第十三節 防洪排澇工程規劃
表4-3
序號 |
涌名 |
長度(km) |
規劃涌寬(上口寬/底寬m) |
集水面積(km2) |
1 |
沙坑河 |
18.38 |
9/4~58/45 |
59.69 |
2 |
和龍水庫支流 |
2.0 |
50/45 | |
3 |
梅窿水庫支流 |
1.36 |
8/3 |
第十四節 防災工程規劃
第十五節 鎮中心區電力工程規劃
第十六節 鎮中心區電信工程規劃
第十七節 燃氣工程規劃
綜上幾項,則江高鎮中心城區近遠期的用氣量分別為:
表4-4 總用氣量預測
|
遠期 |
規劃年耗氣量(萬m3/年) |
3740 |
規劃小時用氣量(m3/h) |
12400 |
第十八節 近期建設規劃(2004—2010)
表4-5 太和鎮中心區近期規劃建設用地平衡表
用地類別與代碼 |
面積 (ha) |
占規劃總用地比例 (%) |
人均用地( m2/人) |
備注 |
R 居住用地 |
423.54 |
26.41 |
26.47 |
|
R1 一類居住用地 |
61.73 |
3.85 |
|
|
R2 二類居住用地 |
316.34 |
19.73 |
||
R22 中小學用地 |
45.47 |
2.83 |
||
C 公共設施用地 |
331.62 |
20.68 |
20.73 |
|
C1 行政辦公用地 |
24.47 |
1.53 |
||
C2 商業金融用地 |
274.72 |
17.13 |
17.17 |
其中大部分為與物流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專業市場 |
C3 文化娛樂用地 |
5.58 |
0.35 |
||
C4 體育用地 |
6.29 |
0.39 |
||
C5 醫療衛生用地 |
15.67 |
0.98 |
太和醫院等 | |
C6 教育科研用地 |
4.9 |
0.31 |
||
M 工業用地 |
96.53 |
6.03 |
6.03 |
|
W 倉儲用地 |
92.27 |
5.75 |
5.77 |
部分“物流”用地納入此項統計 |
T 對外交通用地 |
63.07 |
3.93 |
3.94 |
|
T2 公路用地 |
59.67 |
包括過境的高速路和過境公路占地 | ||
T23站場用地 |
3.4 |
長途客運站 | ||
S 道路廣場用地 |
165.55 |
10.32 |
10.35 |
|
道路用地 |
158.42 |
9.88 |
||
廣場、停車場用地 |
7.13 |
0.44 |
||
U 市政公用設施用地 |
16.04 |
1.00 |
1.00 |
|
G 綠地 |
375.82 |
23.44 |
23.49 |
|
公園綠地 |
143.41 |
8.95 |
8.96 |
|
防護綠地 |
232.41 |
14.49 |
14.53 |
|
E 水域及其他 |
38.98 |
2.43 |
2.44 |
|
E1水域 |
38.98 |
|||
小 計 |
1603.42 |
100.00 |
100.21 |
第五章 規劃強制性內容
第一節 太和鎮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
第二節 城市建設用地強制性內容
5.1.1 2010年太和控制城市用地規模18平方公里, 2020年控制城市用地規模 25平方公里。
表5-1 主干道控制寬度等級
道路名稱 |
紅線寬度(米) |
道路等級 |
備注 |
京珠高速路 |
60 |
區域道路 |
道路紅線兩側各退 |
北二環路 |
60 |
區域道路 |
道路紅線兩側各退 |
新廣從公路 |
60 |
區域道路 |
控制 |
106國道 |
60 |
區域道路 |
控制 |
北一環路 |
40 |
Ⅱ級主干路 |
標 題 | 星 級 | 中路幣 | 格 式 |
---|---|---|---|
很抱歉!沒有相關信息。 |
- 本類周下載排行
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總體規劃(2004—202
白云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
廣州帽峰山森林公園規劃
廣州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
廣州市現代服務業功能區發展規劃綱要
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
大城市邊緣的旅游功能區控制性規劃研究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廣東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廣東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說明
- 本類最新下載
- ·白云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
·廣州帽峰山森林公園規劃
·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總體規劃(2004—202
·廣州市現代服務業功能區發展規劃綱要
·大城市邊緣的旅游功能區控制性規劃研究
·廣州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
·廣東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說明
·廣東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